欢迎来到安全食品网!

少吃挨饿真的能把肿瘤饿死吗?点击收下这份“营养防癌”攻略

时间:2024-05-28 来源: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:佚名

  俗话说“病从口入”,饮食和癌症的关系是密切的。因此,不少肿瘤患者不敢“吃太好”,担心把吃下去的好营养都补给了肿瘤,肿瘤会生长得更快。而少吃挨饿真的能把肿瘤饿死吗?

  真相是挨饿非但并不能饿死癌细胞,还会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,营养不良,严重的将失去对抗肿瘤的机会!

  



  为饿死癌细胞,

  他节食暴瘦50斤去世!

  

  有一位50多岁的结肠癌患者李先生(化名),被查出结肠癌后就想到朋友说的,“肠癌就是吃得太好而得的富贵病”!因此,李先生就顽固地拒绝了所有的蛋白质食物,每天吃一些蔬菜瓜果。他认为只要这样饿着,癌细胞就会因为缺乏营养而“饿死”。

  

  不到2个月后,李先生从手术后的150多斤迅速瘦到了不到100斤,节食暴瘦了50斤。体重快速下跌的同时,身体机能也垮了。这样的身体状态,化疗只做了一次就扛不住了。再到医院就诊时,已经进入了恶病质晚期,全身肌肉萎缩,不到半个月,就遗憾离世了。

  


  少吃真能把癌细胞饿死吗?

  

  很多人听说过“饥饿疗法”,但是大家对于“饥饿疗法”的误解可就有些大了!

  

  专家解释,如胰腺癌、肠癌,一般认为与“三高”饮食(高蛋白、高脂肪、高热量食品)有关,食管癌的发生与亚硝胺慢性刺激、饮食过烫等有关;肝癌与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、水质污染、大量饮酒等有关。因此,有些肿瘤患者变得小心翼翼起来,不敢吃特别是“鸡鸭鱼肉”等营养丰富的食物,都被打入了“冷宫”。

  

  实际上,肿瘤细胞的营养来源主要是葡萄糖,此外对于氨基酸、脂肪这些营养物质也存在异常代谢呈现出一种掠夺式的代谢,也就是说,即使机体不吃不喝,肿瘤细胞都有办法获取营养、消耗机体届时饿坏的只能是病人自己,并且摧毁人体自身的免疫力,将非常不利于肿瘤治疗。

  

  “饥饿疗法”指的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方法来饿死肿瘤,并非让病人挨饿。想通过减少进食来“饿死肿瘤”的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。

  

科学防癌 营养助力

  

  在健康生活方式中,健康膳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基础。在饮食习惯上,建议进食有规律,三餐定时定量。在食物的选择上,应遵循食物多样及平衡膳食的原则。

  


适当增加全谷类和薯类摄入,粗细搭配

  

  全谷物是未经精细化加工,或虽经碾磨、粉碎、压片等处理,仍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备的麸皮、胚芽和胚乳及其天然营养成分的谷物。全谷物富含对人体有益的B族维生素、维生素E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、植物化学物等营养成分,有着明确的健康益处。建议成人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250~400克,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~150克。

  

  

  


优先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

  

  可以说,缺少蛋白质,人体就难以正常运作。优质的蛋白质从营养学角度讲,是指必需氨基酸的种类齐全,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氨基酸的模式接近,有很好的吸收、代谢、利用率。日常膳食中,建议优先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、虾、禽、蛋和瘦肉类食品,牛奶、豆制品。建议大家按照推荐摄入量食用,做到总量控制,搭配合理。

  

  

  


蔬菜和水果要保证数量和质量“双达标”

  

  蔬果含水分多,能量低,是维生素、矿物质、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,增加蔬菜水果摄入不仅能降低中风和冠心病的风险,还可以降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风险。推荐成人每天摄入蔬菜类300~500克,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。建议选择新鲜水果,种类每天至少一种。

  

  

  

  此外,食用烹调油要适量,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。尽量减少摄入高钠、精制糖及精加工食物,可适量食用坚果。戒烟限酒,不宜饮用含糖饮料、碳酸饮料、浓茶和浓咖啡,可适量饮用白开水、淡茶水等,保证摄入充足的水分。

  

  

  

  防癌抗癌饮食建议


1

  食物多样化,最好一天吃到12种以上食物,一周吃到25种以上食物。

2

  保证每天吃够300~500克蔬菜、200~350克水果、300~500克奶及奶制品、50~150g全谷物和杂豆。

3

  每日摄入动物性食品120~200克,且每天吃1个鸡蛋,每周至少吃2次水产品。限制红肉和肥肉,尽量不吃加工肉类。

4

  少盐少油。每日盐不宜超过5克,食用油在25克以内。

5

  足量饮水。成年男性每天应喝水1700ml,女性每天饮用 1500ml。但肾功能受损等特殊人群遵医嘱。

6

  合理烹调。烹饪方式以白灼、清蒸、水煮、凉拌等为主,少煎炸熏烤重口味。

  


原文链接:http://wsjk.tj.gov.cn/JKJY5233/JKZS7782/202405/t20240527_6635181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,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。安全食品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本网部分转载文章、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,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。

北京中农时代生物技术研究院主办 | 政讯通-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

安全食品网 aqspw.org.cn 版权所有。

联系电话:010-56212737 15311203802 010-53326578
监督电话:13261336050,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57028685

第一办公区: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;第二办公区: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

邮箱:spaqfz@163.com  客服QQ:2477399413 通联QQ:2243561739
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